自南通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以来,乘客对它的“便捷、舒适、安全”纷纷点赞,这背后是2000多名地铁工作人员昼夜轮转、全力以赴的奔忙,为1号线安全运营“保驾护航”。今天,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故事。
一、精细检修的地铁医生


在经历了18小时的上线服务后,地铁列车会在每日深夜回到平东车辆段、小海停车场进行休整。有一群人不管白天还是黑夜,默默检查着列车的每一个零部件,通过日检、T检等多种形式对车辆进行精检细修,他们就是地铁车辆检修员。



1号线开通至今,车辆检修员已累计对1号线列车T检90余列次,日检700余列次,洗车120余次,完成车辆内部保洁700余次,各类设备检查130余次。
针对冬季寒冷干燥的特点,车辆检修员紧锣密鼓地开展供暖季检修维保重点工作;针对行业内故障、列车偶发性设备故障,毫不含糊地进行全面的跟踪摸底、排查登记,目前已开展了12项普查整改;针对市民提出的广播声音偏大等问题,检修人员第一时间进行修改和升级,只为了市民能够拥有舒适、便捷、美好的出行体验。
二、深夜出发的地铁夜行人


不是只有站在聚光灯下的才是英雄。
在凌晨的隧道内、瑟瑟的寒风中,在保障1号线安全运营的第一线,“维修工匠”擎起平安先锋队的红色旗帜,冲锋在设备设施维保攻坚战的最前沿,用敬业担当描绘出“平安轨交”守护者的奋斗姿态。

城市还未苏醒,地铁轨行区内传来钢轨的敲击声,这是工务轨道综合工班在对轨道设备状态进行最后检查,只有把控好每处零备件的精度,才能保证列车平稳运行和乘车体验的舒适度。

距离首列车上线运行仅剩2小时,供电接触网工班结束了接触网磨耗和定位点的导高、拉出值测量,他们有“飞檐走壁”的帅气,却小心翼翼的走网巡查,为1号线的运营撑起了安全屏障。

人潮沸腾的早、晚高峰,通号中央维护工班时刻紧盯地铁“中枢神经”—通信信号系统,它们是保障地铁安全、高速、高效运行的核心所在,每天数以万计的数据,系统维护必须毫不含糊。

开通首月,“维修工匠”们共执行设施设备预防修15029项,开展施工791次,处理故障249起,保障了列车安全平稳运行。
地铁车轮滚滚向前,开通首月只是漫漫长途中的一个小小里程碑,而我们将继续踔厉奋发,勇毅前行,与南通市民共同创造每一次不期而遇的精彩。